问题 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B.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

C.生物进化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生物进化的唯一原因是自然选择

答案

A、地球的环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如果生物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如果没有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地不断地进化,可见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故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故不符合题意.

C、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故不符合题意.

D、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达尔文认为人工选择也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原因.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是一则新闻的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用常人眼光来看,《水浒传》中的地理概念很多是有问题的。如:史进离开华阴县的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 ①饥餐渴饮 □夜住晓行,半个月后,史进却来到渭州。要知道,渭州,就是今天的甘肃平凉,在延安西南,渭州到延安直线距离280公里。 就是说,渭州根本不在史进行程路线之内……我们的《水浒传》作者由于历史的局限,当然无法使小说和历史现实完全隔绝,也没有将其中的地理和现实划出明确的界限。但在小说有着明确规定性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再将之混为一谈。《水浒传》中的地理学是真的,但不是实的,②它和现实断然分开,毫无共同之处。只在《水浒传》设定的领域内具有有效性与正确性。一出界,它就失效了。如果一定要拿它做别的用途,那也是各人的自由,《水浒传》的作者对此并不负有什么责任。就好比阿司匹林本来是退烧的处方药,后来却作为非处方药,拿去降血压。③但拿《水浒传》中的地理学去到现实中用,会产生阿司匹林那么幸运的效果可就难说了。④还是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吧!(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9月30日,有删减。)

小题1:结合材料语境,给句①的□内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小题2:请用合适的成语替代第②句中加点的文字。(2分)

小题3:句③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问题,请稍作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