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

A.6.02亿

B.10.32亿

C.12.95亿

D.13.40亿小题2:下列对我国人口现状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

C.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D.人口总量减少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339724852人,占世界的19.14%,故本题选D。

小题2:人口老年化是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5%,据图可以看出我国老年化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且老年化程度不断加剧,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在降低,但人口总数依然在增加,只有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总数才开始下降,人口老年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比如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但目前我国人口众多,还没出现这样的问题,随着老年化的发展,我国今后必然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故本题选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5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伛偻提携                        

(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无与为乐者                       

(4)相与步于中庭之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行者休于树

C.访士于襄阳司马徽

D.信义著于四海小题3:下面语句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念/无与为乐者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庭下/如积水空明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5:【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3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