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工以药之——淬:浸泡。

B.人不敢与视——忤:逆,对着。

C.顷之未发,太子之——迟:晚,不早。

D.于是荆轲遂车而去——就:登,乘。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为”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令秦武阳

B.复慷慨羽声

C.荆轲和而歌,变徵之声

D.又前为歌曰

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派人将匕首用毒药浸泡。

B.荆轲等一个朋友与他一道去,可那人住得很远没有来,荆轲就一直等他,这受到了太子的猜疑。

C.已有武阳,还“有所待”,荆轲实感没有得力的助手就没有成功的把握,预示了失败的可能性。

D.太子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荆轲发怒辞决,赌气而出行,从中可以看出荆轲的气节和勇敢。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 

3.D

4.(1)用这把匕首在人身上试验,只要刺破人流出血,被刺的人没有不立刻死掉的。

(2)现在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意对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