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畜(同‘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畜积多,畜积多则也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1]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使人视之( ) (2)其国宁也( )
小题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畜积多则也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
小题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原文)(2分)
对于陈国“城郭高,沟壑深,畜积多”的现象,使者的初步判断是“ ”,得出的结论是“ ”而楚庄王的初步判断是“ ”得出的结论是“ ”。
小题4:、使者和楚庄王得知的现象相同,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却不同,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
小题1:(2分)(1)派(2)安宁(安定)
小题1:(3分)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
小题1:(2分)其国宁 陈不可伐也 ;民怨上,民力罢 陈可伐
小题1:(3分)示例:①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能满足于对事物浅表的认识,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③不能被假象迷惑,要把握事物的本质。④只有感官印象是不够的,还要动脑筋思考。(答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