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5分)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旋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

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

│一认}JTJ}          │A      │B      │C      │D      │E      │

├──────────┼────┼────┼────┼────┼────┤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

├──────────┼────┼────┼────┼────┼────┤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

├──────────┼────┼────┼────┼────┼────┤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

├──────────┼────┼────┼────┼────┼────┤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

├──────────┼────┼────┼────┼────┼────┤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

└──────────┴────┴────┴────┴────┴────┘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试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答案

(1)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只填“满江红净化水质”不得分)

(2)A/B或A/C(填两组中任意一组都对,但每组中错一项不得分)

(3)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只填写了“小鱼数目太少”

也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

(4)根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B与D的实验变量是满江红是否加入,是为了条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满江红能够净化水质,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那么变量是废电池的有无,选择A/B或A/C,进行实验的小鱼数量不能太少,否则实验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实验误差大,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具有真正的根,满江红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