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10月份是新疆棉花大量采摘的季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需摘棉工30万人,由此催生了“棉工经济”。今年7月份以来,四川、重庆遭遇罕见高温伏旱天气,农民受灾严重。为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出资2 500万元,组织10万名农民赴新疆摘棉务工。8月15日,首趟进疆摘棉务工专列从重庆出发,据介绍,重庆农民在新疆务工两个月,人均收入可达2 000元,10万农民可由政府出面组织,新疆接受棉工后,用工签订合同,生活妥善安排,报酬不拖欠,返乡预定专列。
(1)“棉工经济”如何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8分)
(2)结合“棉工经济”说明怎样使市场作用发挥得更好。(9分)
(1)由于新疆需要摘棉工,引导着四川、重庆等地的民工向新疆流动转移,所以“棉工经济”体现了市场通过供求变化调节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带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赢。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棉工经济”说明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克服了市场调节的弊端,保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既增加重庆农民的收入,又有利于新疆建设兵团的经济发展。
第(1)问要对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方式有明确的理解;第(2)问要注意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市场弱点和缺陷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