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列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上海两次人口普查数据                              单位:万人

 第5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6次人口普查(2010年)
常住人口1673.772301.91
户籍人口1327.281404.21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346.49897.70
材料二:2010年上海各区外来人口统计图

材料四:2011年10月31日,全球第70亿人小丹尼卡降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据统计,两千年前的世界人口是3亿,经过1600年的时间才翻了一番,但在1959年到1999年的短短四十年间,世界人口便从30亿增至60亿。

小题1:近十来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_趋势,主要是上海人口的___________增长率较高,________________人口快速增加。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上海的外来人口大多属于_____________迁移,符合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的有户籍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

小题2:如果将上海划分为市区和郊区两大部分,材料二显示外来人口主要是流向了上海的______________,从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区方面解释这种流向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由“2010年和200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图”可见,近十年来上海中心城区人口____________,郊区人口____________,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______________阶段。

小题4:小丹尼卡的生日却是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口生育率已经持续下降,但并没有改变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世界人口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上升   机械   外省市来沪常住   劳务

小题2:郊区(1分)   中心区以商业区为主,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区多分布于郊区,外来人口主要是以劳务迁移为主,来上海务工(少量务农)为主,所以主要流向郊区(2分)

小题3:减少   增加   郊区化

小题4:因为这一天是全球达到70亿人口的日子,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地球不堪重负,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会持续困扰我们人类(1分)

小题5: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人口数的增加带来城市化的加快和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2分)

小题1: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近十来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上海人口的机械增长率较高,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快速增加。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上海的外来人口大多属于劳务迁移,符合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的有户籍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

小题2:材料二显示外来人口主要是流向了上海的郊区,从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区方面解释这种流向产生的原因中心区以商业区为主,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区多分布于郊区,外来人口主要是以劳务迁移为主,来上海务工为主,所以主要流向郊区。

小题3: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由“2010年和200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图”可见,近十年来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小题4:小丹尼卡的生日却是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一天是全球达到70亿人口的日子,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地球不堪重负,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会持续困扰我们人类。

小题5:本题考查世界人口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人口数的增加带来城市化的加快和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约言之,藏书的当能铸冶治学的风气,影响学风,学术思想的活跃,学术思想的活跃又进一步学风,并给著述提供津梁。战国时期学术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无疑与图书事业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梁代萧绎出任荆州称帝江陵,,招致饱学之士如林,使长江中游地方出现了一次学风高潮,成为全国性的文化中心。明末士大夫藏书已成风气,这把许多士人学子引向了读书治学,蔚然而兴学风。明清学风在江南大盛,而江南藏书号称最富,全国性的藏书胜所大约在燕京、金陵、姑苏、临安四地,而江南奄有三处。虞山人钱谦益降云楼藏书几可与内府相埒(liè等同)。郑人范钦天一阁藏书为两浙第一。常熟人毛晋藏书达84000册之巨。《清代藏书楼发展史》一书说,明清的藏书事业如火炬一样被传递着”,“使它成为此后三百年中推动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藏书之所往往是人文荟萃之地。江南多藏书,故江南多才士,已为世所称道。藏书之所往往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前说南梁江陵曾为一个文化中心,有藏书十余万卷,文人学士多会于斯。公元544年西魏大军攻破江陵,十余万卷图书付之一炬,藏书毁灭殆尽,这个学术中心便不复存在,使斯地出现过好几百年的人文萧条。

这段文字中首句的空缺处应以下列哪一项填入?()

A.学风的兴盛与藏书紧密相连

B.学风的盛大与藏书多少相关

C.藏书众多则学风兴盛

D.学风的兴衰与藏书紧密相关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