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1)材料一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对。英国比中国富强。因为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而不是沾了中国茶叶贸易的光。
(2)《海国图志》。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3)孙中山做到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孙中山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