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3分)

(1)又何焉  ( ) (2) 小大之  ( )

(3)神弗也  ( ) (4)小惠未 ( )

(5)肉食者 (    ) (6)牺牲玉帛,弗敢也(        )

小题2: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何战 / 不物喜,不已悲

B.小大狱 / 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D.登轼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小题3:翻译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曹  刿:                                                                         

鲁庄公:                                                                         

小题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答案

小题1:(1)参与 (2) 案件(3)保佑 (4)同遍,遍及(5)目光短浅 (6)指以少报多

小题1:B

小题1:(1)吃的和穿的, 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 必定分(赏赐)给别人(旁边的人) 。(2)第一次击鼓士兵的锐气会大大增加,第二次击鼓士兵的锐气就会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就没锐气了

小题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小题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