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集团承建北京某住宅项目,位于居民密集区域,总建筑面积30000mm,地上16层,地下2层。基础采用筏形基础,主体为剪力墙结构,工程抗震设防烈度8度,剪力墙抗震等级2级。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外墙外保温采用95mm厚聚苯板大模内置保温做法,地下室防水等级2级,采用2道防水:P6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3mm+3mm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等级2级,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mm厚改性沥青涂料。施工平面图设计时,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作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水源,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可直接接业主的供水管口。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施工现场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供配电干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及进楼电源采用电缆直埋。设计和施工中,照明配电箱内采用熔断器作线路保护,电工接线时,保护零线使用红线且为独股,电源线从箱体外侧接入。电缆线路和室内线路均作短路保护。现场钢筋切割机由与其相距5m的开关箱直接控制。在基础施工前,因地下水位较高,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以下400mm,待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了基坑的回填工作。施工现场有一8m×6m的焊接车间,车间内储存了2瓶氧气和2瓶乙炔,分别放置在同一房角的水泥地面上,车间内2名工人正在进行焊割作业,另外一名工人正在休息吸烟。

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送电操作和停电操作顺序分别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其送电操作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其停电操作顺序: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问答题

加碘食盐中加入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1)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已知步骤①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其中KH(IO32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碘酸钾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20406080
KIO3/100gH2O8.0812.618.324.8
操作③得到碘酸钾晶体的方法是______.

(2)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测定.

①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

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步骤2:用稀硫酸酸化所得食盐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混合;

步骤3: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2.0×10-3mol•L-1的Na2S2O310.0mL,恰好反应完全.则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mg•kg-1(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②学生乙另取纯净的NaCl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步骤1取1g纯净的NaCl,加3mL水配成溶液.溶液无变化
步骤2滴入5滴淀粉溶液和1mL0.1 mol•L-1KI溶液,振荡.溶液无变化
步骤3然后再滴入1滴1 mol•L-1的H2SO4,振荡.溶液变蓝色
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学生甲测得的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可能______(填“偏高”、“偏低”或“准确”).原因是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