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五层中学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最大跨度9m,层高均为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II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角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所示,施工时要求箍筋采HPB300(φ),柱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轴压比为0.6,剪跨比为3.0。如仅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试验算该柱箍筋配置选用符合规范的最低构造要求的是()。提示: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A.φ8@100

B.φ8@100/200

C.φ10@100

D.φ8@100/200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抗规》第6.3.9条,二级框架的角柱箍筋加密范围取全高,只有A、C项符合要求。由《抗规》第6.3.9条,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5时按C35计算,f=16.7N/mm,轴压比为0.6,查表6.3.9条,λ=0.13。

当采用8@100箍筋时,不符合要求;当采用10@100箍筋时,符合要求,故选C。

【命题思路】

柱体积配箍率的概念及计算复核是每个结构工程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要求考生必须掌握。框架柱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主要与柱的轴压比和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程度有关。

【解题分析】

1.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箍筋形式及柱轴压比有关,据本题的已知条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柱轴压比为0.6及复合箍的箍筋形式,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3.9条λ=0.13。

2.在计算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时考生需注意:

1)规范规定对于强度等级低于C35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C35取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明确复合箍应扣除重叠部分箍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也已在勘误中予以明确);

2)体积配箍率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和拉筋的体积与混凝土核心区体积的比值。计算时混凝土面积取值为箍筋内表面范围内混凝土核心面积;

3)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应满足相应抗震等级的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