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和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B.乙本想盗窃财物,但实际上偷了一把枪,盗窃后回家路上不慎丢失,乙成立盗窃罪的未遂

C.丙报复李某,在黑暗中朝李某开了一枪,未击中,在可以继续射击情况考虑到同学关系而停止,其实只是李某的衣服在墙上挂,丙射击的是李某的衣服,丙某成立犯罪未遂

D.丁打算射杀远方的贾某,但是因枪法不准,击中贾某旁的贾妻,致其死亡。对贾某,丁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未遂;对贾妻,丁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想象竞合犯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A属于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但犯罪对象体现了相同的社会关系和法益;B在主客观的范围内,枪支也具有财产价值,可以认定为盗窃罪的既遂;C这种情况应该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认识来认定,即在可以重复侵害的情况下主动放弃犯罪,应该成立犯罪中止;D这种情况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的打击错误,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题。
1945年,我的外祖父是一名木匠。有一天,他正在赶着做一批板条箱,那是教堂用来装衣服运到中国去救助孤儿的。干完活回家的路上,外祖父伸手到他的衬衫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眼镜不见了。他在脑子里把他这一天做过的事情重放了一遍,然后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眼镜从他衬衫的口袋里滑了出去,掉进了其中一只他正在钉钉子的板条箱里。他崭新的眼镜就这样漂洋过海去了中国。
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外祖父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而那副眼镜,是那天早上他刚花了20美元买来的。他为要重新买一副眼镜烦恼不堪。 “这不公平”,在沮丧的回家途中,他嘀咕道,“上帝啊,我一向对你忠诚,把我的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你,可是现在,你看——”
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那所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 回美国度假。在一个星期天,他来到外祖父所在的这所芝加哥的小教堂。他一开始热诚地感谢了那些援助过孤儿的人们,“但最重要的是”,他说,“我必须感谢去年你们送给我的那副眼镜。大家知道, 日本人扫荡了孤儿院,毁坏了所有的东西,包括我的眼镜。我当时已经绝望了,就算我有钱,在当时也没有办法重新配一副眼镜。由于眼睛看不清楚,我开始天天头痛,我和我的同事天天祈祷着能有一副眼镜出现。然后你们的箱子就运到了。 当我的同事打开箱盖时,他们发现一副眼镜躺在那些衣服上。”
院长停顿了许久,好让自己的话音降低一些。然后,带着众人的悬念,他继续道:“各位乡亲,当我带上那副眼镜,我发现它就像是为我度身定做的一样!我的世界顿时清晰,头也不痛了。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做了这一切!”
人们听着,纷纷为这副奇迹般的眼镜而欢呼。但是他们也在想,这位院长肯定是搞错了,我们可没有送过他眼镜啊。在当初的援助物资目录上,没有眼镜这一项。只有一个人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静静地站在后排,眼泪流到了脸上。在所有的人当中,只有这个平凡的木匠知道,上帝是以怎样一种不普通的方式创造了奇迹。
(佚名《完美的错误》)

本文的作者是:

A.外祖父。

B.外祖父的孙子。

C.孤儿院院长。

D.记者。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