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八·—九”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 * * * *

B.苏联经济改革出现困难

C.1990年苏联局势动荡

D.《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答案

答案:D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区分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的能力。所谓直接原因,往往是促成事物发生、发展的具体媒介,是不经过中间环节而与事件直接联系的因素,它在时间、空间和逻辑上与事物相隔最近。理解了这一概念的

内涵,我们再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分析此题,1985年戈尔巴乔大当选为苏 * * * * ,上台后进行经济改革,但困难重重,转而进行政治改革,结果引起人们思想混乱,苏联局势动荡,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同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订《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这引起了党和国家高级干部的不满,“八·—九”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所以直接原因是D

单项选择题
实验题

某混合金属粉末,除Fe外,还含有Al、Zn中的一种或两种,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铝、锌元素的存在,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①Zn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②Zn(OH)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H2O

③Zn2+易形成络合物如[Zn(NH3)4]2+,该络合物遇强酸生成Zn2+、NH4+

【提出假设】假设①: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Fe外还含有Al元素

假设②: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Fe外还含有Zn元素

假设③: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Fe外还含有Al、Zn元素

【实验探究】所用试剂:样品、pH试纸、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甲同学基于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乙同学同样基于假设③设计另一实验方案如下:

 

(1)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族。

(2)试剂M是              ;沉淀B是              

(3)你认为甲、乙同学的方案   (填“甲”或“乙”)比较好,理由是           。

(4)操作Ⅰ的主要过程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            ,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5)乙同学将沉淀C洗涤、烘干、冷却后称重,质量为m1g,经计算即可得到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你认为   (填“是”或“否”)准确,原因是                        

(6)电解法制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