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在必醉:                                                                

环堵萧然:                                                                

⑶短褐穿结                                                                

⑷以此自终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3:联系文章内容填空:(4分)

文中“                               ”一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分别是                              

小题4:陶渊明“好读书”却又“不求甚解”,这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⑴期,期望。⑵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⑶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⑷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小题1:⑴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地忘记吃饭。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小题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读书、饮酒、著答案。

小题1:参考答案:不矛盾。陶渊明为了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满足,而“好读书”;他不为名利,故不需拘泥于字句,所以“不求甚解”;“好读书”又“不求甚解”恰恰体现出了他淡泊名利、率真自然的性格。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除了注意关键字“便、会意”等字,还要补出省略的“书中的内容”;翻译(2)句时注意“戚戚、汲汲”等字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五柳先生”的心境以及其“三大志趣”。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陶渊明的“不慕荣利”以及其志趣来谈看法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