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材料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且把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材料三: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 * * 温 * * 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应当始终坚持。(注: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辨证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你认为过低碳生活的人们应做到哪些?(写出三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要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来应对,发展低碳经济正是缓解我国经济与环境矛盾的需要。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政府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且把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应承认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同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和损害。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应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全球变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应在减排方面多作贡献,同时发达国家也有经济实力和技术作出更多的贡献。正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上存在差异,应对气候变化不同的国家应是有区别的责任。

(3)①节约用水,实现水的循环利用。②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③出行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