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死树”,然后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是绽放的新芽。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我原以为它肯定死了,现在我却看到主根处这棵树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叮嘱家人:“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
[要求]依据“冬天的树”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联系实际。
请呵护“冬天的树”
汤坤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冬天,一位父亲锯掉了一棵‘死树’,而第二年春天,他却在树的主根处看到了新的芽。于是,他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充满了哲理。现在,社会上,就有着许多“冬天的树”。
例如学校里的差生,他们就是冬天里将要死的“树”。他们不仅经常遭遇挫折和打击,还要受到好学生的鄙视,老师的歧视,以及家长的责骂。面对着这么多的艰难险阻,有些“树”就会痛下决心——一死了之。当然,也有些“树”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受到每个人的热心关怀和帮助。那么,他就会再度充满生命的活力,发出新鲜的嫩芽。
还有许多历经失败的人,他们已沉浸在各种各样的痛苦之中,这时候,要是一味地去指责他,不断地给他打击,那么,这棵“树”,也活不了多久,他永远也不会再有成功。而如果给他温暖,给他鼓励,帮他重拾自信,那么成功就会在他眼前出现!
最后,还有一些更需要关爱的“树”。那就是残疾人。他们需要面对比正常人更加大的痛苦。如果人们舍弃他们,那么舍弃的就不仅是他们的自信,甚至还有他们的生命!走在街上,有时会看见一些弃婴,大多是残疾的,他们只能等待着死亡的降临。而如果此时,一位热心的人抱起了他,抚养他,那么就是给了他一个新的生命。再不断去安慰他,鼓励他,那么,这个世上就会有更多的站起来的海伦·凯勒!
冬天的“死”树,不一定就是真的死树。只要用温暖、爱心去呵护他,让他再度充满对生命的向往,那么他的身上就会再现生命的活力。请呵护冬天里的树吧!他们比那些健壮的树更需要呵护!
点评
作者由引述材料人手,在具体列举了几类“冬天的树”,并分别进行分析后指出,他们都是需要用“爱”来呵护的。文章采用的是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中规中矩。有事例有分析,最后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语言通俗浅显,字里行间显露着充沛的爱心。
这是个比喻性的话题,“冬天的树”意味着“看似没有希望了的事物”。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那么怎样对待“冬天的树”?是保护,是等待,还是创造条件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