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①,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②被召诣校书郎③,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④、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⑤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①孝谨:孝顺而恭谨。②固:班固,班超之兄,汉代史学家。③校书郎:官职名。④傅介子:汉朝人,曾立功边疆。⑤研:同“砚”。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然内孝谨( ) (2)不耻劳辱( )
(3)尝辍业投笔叹曰( ) (4)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小题3:从选文来看,班超后来能有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1:(1)然而,但是(2)以……为耻辱(3)停止(4)还(4分,每空1分)
小题1: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有志之士的志向呢!”(3分,“之”、“安”、“哉”等关键词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给分)
小题1:有远大的志向(为人有大志)、勤劳(勤苦,不耻劳辱)、很有才能(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3分,每点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班超”的具体描写来分析班超后来能有所成就的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