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两句话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回答问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对选文的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2)“逝者”不仅指时光的流逝,更感叹万物的变迁。孔子感于此,自然也包括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惋惜。(意对即可)
2.(1)要谦虚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2)君子的风度、气节和才能,只有在经历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恰如于丹所言,论语阐述的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这种智慧首先表现在对“错误”的认识上,孔子特别强调“改过”;要发扬光大儒家之“道”,做事不可贪多求快,欲速则不达;要珍惜时间,求学不止。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