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的概念首见于
A.《温病条辨》
B.《外感温热篇》
C.《临证指南医案》
D.《黄帝内经》
E.《伤寒杂病论》
参考答案:D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赏析。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游丝,蛛丝。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腐蚀品的火灾危险主要有()
A、易爆性
B、遇水分解易燃性
C、挥发性
D、氧化性
E、易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