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孙东林和哥哥孙水林的共同准则。1989年,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发放。孙水林遭遇车祸遇难后,孙东林抢在春节前赶回武汉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替哥哥完成遗愿。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1)谈谈诚信对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性?(4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加强道德建设?(6分)
(1)①诚信,既是个人美德,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2分) ②诚信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分)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1分)
(2)①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2分)②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2分)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2分)
第(1)问实质是考查诚信的重要性,结合课本知识从诚信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对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三方面回答。第(2)问是措施类试题,要求从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三个角度思考全面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