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12分)
许允之妻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其妇④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 ②虎贲(bēn):武士。 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许允的妻子。 ⑤语出《论语•子路》。 ⑥不:同“否”。
小题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明主可以理夺( )(2分)
(2)下列“寻”与“勿忧,寻还”中的“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入吴寻二陆
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未果,寻病终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线词语的含义。(3分)
举尔所知
小题3: 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4: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
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
小题1:英明(2分) C (A、乃入吴寻二陆:找寻;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寻求;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找)(2分)
小题2:推荐你所了解(的人)(3分,“举”、“尔”、“知”各1分)
小题3:许允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当魏明帝核问他时用道理去告白、争取,而不是用感情去求助(2分)
小题4:C(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明主”之“主”指的是皇帝,所以“明”是“英明”的意思。
点评:本题不难,问题浅显。学习古文,对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要有所记忆,比如“主”“君”之类常用词的含义,了解这些常识性知识,对解答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小题2:
题目分析:古文中,“寻”有“寻找”和“最终”两个意思。A、B、D三句中的“寻”都是“寻找”的意思,C句中的“寻”与例句中的“寻”意思相同:最终。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一定了解例句中的“寻”是什么意思。古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是很多的,学习里要注意归纳记忆,反复识记,加深印象。
小题3:
题目分析:“举”,推举,“尔”,你,“知”,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语句短小,意思明了。翻译文言句子,先要搞清句子字语的意思,关键字词要解释清楚,译句要通顺,不要违背原句的意思。
小题4:
题目分析:本文记述的人物是从许允之妻,通过她的言行表现她的机智,文章写作的目的不是记述事件,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
点评:本题有难度,几个选项都是选文的内容,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存在障碍,不容易分清内容的主次,这就要求学生多阅读古文,学习时多思考,多训练,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