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10分)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选举:检举。②诈伪阶资:谎报官阶与资历。③事泄:干的坏事败露。④胄(zhòu):戴胄,唐初大臣。⑤断流:断,判案;流,流放,充军。⑥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⑦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门。⑧亏法:枉法。⑨窃:私下。⑩法:运用法律。

小题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一处)。(1分)

此 乃 忍 小 忿 而 存 大 信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①俄(        )             ②狱(        )            ③忿(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小题4: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案

小题1: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小题2:.①不久 ②案件 ③生气,愤怒

小题3:法令是国家用来将最大信用公诸天下的;帝王的言语,只不过是一时喜欢或者愤怒的发泄罢了。

小题4:前:愤怒,疑惑不解;后:心悦诚服。

小题1:题目分析: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看看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成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乃”是的意思,后面的部分是它的宾语。这样分析之后,根据语意停顿也就出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点评:句子的断句实际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的考查。画停顿时,首先要看一下句子是什么意思,根据句意把句子画开。一般情况下,句子的主谓之间、动宾之间、长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转折词语之前、发语词之后、古二今一的词之间要停顿。

小题2:题目分析:“俄“根据语境可知,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也有接触,即为不久。 “狱”也是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的重点的古今异义字,即为案件。“忿”在句中即为“怒,愤怒”。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文言文考查一定想到课内,另外还要根据语境加以推断。

小题3:题目分析:“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首先要根据前后文章内容读一下,注意句子的停顿,会停顿就能基本理解句子的意思。具体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所以”“ 耳”等。“所以”是用来的意思,“耳”是句末的语气词,译为罢了。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题目分析:理解文章中的两处“太宗曰”的语句,先是“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

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后是“ “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可知,一开

始不理解,甚至有些震怒,后来不仅理解了,而且很赞同。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要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并加以比较体会,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短文,做习题。

________________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击剑决赛。一名意大利选手和一名法国选手争夺金牌。现众屏息静气地欣赏两位决斗者的技巧。由于意大利选手手臂较长,法国选手的处境颇为不利,为此他的攻击比较果断,刺剑与挡开的动作像闪电般快速交换着。

  忽然,裁判团介入,比赛停止。一位裁判认为他看到意大利选手击中了法国选手,观众屏息凝神,要是法国选手被击中的话,他就失去了金牌。

  而最后裁判们却一致同意:没有碰到。

  观众舒了一口气。

  但这时法国选手除掉面罩,举起剑套,他走到裁判员们面前,宣布:“我被击中了!”

  裁决对他有利,但他却不接受。对他来说,真理比金牌更为重要。

1.请你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下面句子中加粗字有几种解释,请你在最恰当的解释后打“√”。

(1)法国选手的处境为不利。

A.偏;不正(  )B.很;相当地(  )

(2)观众息静气地欣赏两位决斗者的技巧。

A.抑制(  )B.除去;排除(  )

(3)观众了一口气。

A.伸展;宽解(  )B.缓慢;从容(  )

3.裁决对法国选手有利,但他为什么不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国选手虽然没有获得金牌,但是他的行为令你钦佩吗?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