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山静日长    [宋]罗大经

余家深山之中,每 * * ,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   A 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⑥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麛,音mi,小鹿,也泛指幼兽。③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煮苦茗吸之(            )     ②漱齿濯足(        )

③倚杖柴门之下(          )     ④变幻顷刻(        )

小题2:从“即、既”中选一字填在文中A处。(1分)                 

小题3:根据内容和注释,给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兴 到 则 吟 小 诗 或 草 玉 露 一 两 段 再 烹 苦 茗 一 杯。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的大意。(3分)                                                                                            

                                                                       

小题5:读文中加线的子“苍藓盈阶”能让我们联想到《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2分)

小题6:本文描述了不一样的生活情致,请你结合文段内容具体说说是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小题7:文中加线句“陶杜诗、韩苏文”是哪些人?请各选其一明确具体所指及其诗或文。(2分)

           之诗《              》              之文《              

答案

小题1:茗:茶 濯:洗 之:助词,的 顷刻:迅速,快速,指时间短。

小题2:即

小题3: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

小题4:在窗子旁边提笔起来,管他多少写个几十个字,(或者)展开收藏的模板字帖、(名士)真迹、画卷来一起欣赏。

小题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6:闲适优雅,清静自然的生活。(意近即可)

小题7:“陶杜韩苏”分别指陶渊明、杜甫、韩愈、苏轼。所列诗、文相对应即可。

小题1:题目分析:茗:名词,茶。 濯:动词,洗。 之:结构助词,的。 顷刻:迅速,快速,指时间短。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题目分析:“即”有多个义项:①作副词,就,便。表示动作发生之快或时间之早。如“招之即来”,“有错即改”,“一触即发”。②作连词,即使,就是。用于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让步,正句常有“也”与之呼应。  “既”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作副词时,①作“已经”解。多用于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②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例如:“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又如:“松树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作连词时,表示“既然”的意思,用于推论因果复句的偏句,正句常有“则”、“就”等与之呼应。如:“既来之,则安之。”

点评:解答选字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例如“陌生”与“生疏”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陌生”表示初次接触,不熟悉,“生疏”则是以前有接触或熟悉,时间长了,变得不熟悉,或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而不熟悉;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小题3:题目分析:“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的含义是“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草书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草书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4:题目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故人”(老朋友)、“知”(了解)、“何”(什么)、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向”(想象)、 “或”(有时)、“果然”(果真)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5:题目分析:“苍藓盈阶”的意思是苍翠的苔藓生满台阶,这与《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有相同之处。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理解苍藓盈阶的含义,再结合《陋室铭》一课,找出与之有相同意境的句子。

小题6:题目分析:文中作者所描绘的生活情境,就如同《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样闲适优雅,清静自然。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

小题7:题目分析:“陶杜诗、韩苏文”分别指陶渊明、杜甫、韩愈、苏轼。所列诗、文与作者相对应即可。例如陶渊明的《饮酒》,韩愈的《马说》等。

点评:诗词积累是一项基本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积累诗词名句。同学们的知识宝库中,积累的诗词肯定不少,但要注意分门别类辑古诗。例如本题中,就要求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名句。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