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君不侮臣

刘 向

赵简子上羊肠之阪,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阪,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谓死而又死,君既已闻为人臣而侮其主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注释】①阪:山坡,斜坡。②使:动词,充当使节。③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字。(4分)

(1)妻子又死(        )      (2)若谓死而又死(              )

(3)为士大夫酒(      )       (4)勇者不为斗,则边境(        )

小题2:与例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虎会为上客

A.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B.全石为底

C.是人多以书假余

D.伤先帝之明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4:从选文中看,赵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古以来,君贵民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4分)

                                                                                           

                                                                                      

答案

小题1:妻子儿女 (2)这样 (3)摆设 (4)受到侵犯,被侵犯

小题2:B

小题3:(1)赵简子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让群臣推车。(罢:停止)(2)观赏景物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3)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弄清楚,但一定会根据实情处理。

小题4:善于纳谏,知错就改。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君敬臣,臣才愿意为君效命;国家利益重于个 * * 威。)

小题1:题目分析:“妻子”在古代为“双音节词”,意思为“妻子和儿女”;“是”在此为“指示代词”,不能理解为“判断动词”;“置”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放置”的意思;“侵”在此为“被动用法”,意思为“被侵犯”。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题目分析:A、认为,B、把,C、因为,D、导致。例句中“以”的意思为“把”。所以选B项。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题目分析:(1)“善”是“好”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罢”是“停止”的意思;(2)“览”是“观赏”的意思,“得无----乎”是固定词组,意思为“莫非----吗?”(3)“狱”是“案件”的意思,“虽”是“虽然”的意思,“察”是“弄清楚”的意思,“以”是“根据”的意思。除了注意这些重点字外,还要注意使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题目分析:从文中“虎会”对“赵简子”的劝说,赵简子的态度,可见其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从中也能体现出我国在古代就讲究人人平等这一思想了。

点评: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抓住文章的相关语句做出切题的回答。“有什么不同”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注意根据分值分点做答,写出各自的认识(看法、特点)。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