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

材料一: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比2009年多出11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另有机构统计数字表明,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的主力,仅他们的人数就约有1个亿,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

材料二:某校高一(6)班的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劳动和就业”知识时,针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现有劳动力2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人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163人、 约占42%
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人员306人、 约占 73%
他们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在该城市中,许多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缝纫工却后继无人;有的企业需要的某种高级技师出万元月薪都很难聘到;有些大学生非国有单位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

材料三:针对2010年的就业工作,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确保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任务目标完成,确保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同学调查、了解到的信息,它们反应了什么现象和问题?(3分)

(2)如果你是研究小组成员,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促进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1分)

答案

答:(1)① 就业人口多,就业形势严峻 。(1分) 

②劳动者的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或劳动力素质比较低);(1分)就业观不正确,存在不肯吃苦、怕脏、累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或缺乏正确的就业观)。(1分)

(2)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2分)

② 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3分) 政府还要加强就业再培训,发布就业信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分,其他言之成理均可)

③劳动者个人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落后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4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