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共8分)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还走还:

(2)使人索扁鹊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小题3: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答案

小题1:(1)回转,转身(2)寻找每个1分。

小题2:(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小题3: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

题目分析:第一题要注意古今异义,不可望文生义,“还”在古文中是“回转”的意思;第二题要把关键字词解释清楚,比如“好”是“喜欢”的意思,“以为”是“把……作为”的意思;“是以”是“以是”,意为“因为这”,“无请”,意为“没有办法”。第三题寓意很简单,告诉人们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点评:本阅读出自学生所学课文,且题量少,学生容易解答。学习古文,首先要要求学生掌握古文语言方面最基本的知识,这是必要的。

多选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