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共10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小题1: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      (2)悉以之( )

(3)其谁可之(     )              (4)国人称焉(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小题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遗:给予;咨:询问;为:担任;善:好。

小题2:亲近贤臣,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国君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啊。

小题3:亲近贤臣,远小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小题4:公正无私等,思想对即可。

小题1:

题目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的“遗”是古今异义字词。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小题2:

题目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色挠“长跪”“谢”“酣”“诣”,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题目分析:读懂文章,抓住“用人”这一信息点,从两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即可。

小题4:

题目分析:结合第三题的解答,还是从“重用人才”这个角度谈。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四)


[背景资料]
某政府机关在城市繁华地段建一幢办公楼。在施工招标文件的附件中要求投标人具有垫资能力,并写明:投标人承诺垫资每增加500万元的,评标增加1分。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因设计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为了不影响按期开工,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修改后的草图先行开工。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在开工后又担任了另一个工程的项目经理,于是项目经理委托执行经理代替其负责本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包工包料的形式将全部结构工程分包给劳务公司。
事件三:在底板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连夜施工的同时,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了夜间施工许可申请,并对附近居民进行公告。
事件四:为便于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基坑四周未设临边防护;由于现场架设灯具照明不够,工人从配电箱中接出220V电源,使用行灯照明进行施工。
为了分解垫资压力,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劳务公司的分包合同中写明:建设单位向总包单位支付工程款后,总包单位才向分包单位付款,分包单位不得以此要求总包单位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为了强化分包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总分包双方还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分包单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总包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自己承担。

分包合同条款能否规避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付款责任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