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它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 86%、2.20%和18. 50%,则M的分子式是_________。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

(2)油脂A经下图所示途径可得到M。

图中②的提示:C2H5OH+HO-NO2C2H5O-NO2+H2O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0.1 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_______g 金属钠。

答案

(1)C3H5O9N3;NO

(2)

(3)

(4)6.9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张某应聘至A公司,双方经协商,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3月1日,并就劳动合同在履行中双方出现的违约行为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做出了约定。2006年6月8日,张某突然离开A公司不知去向。同年7月14日,张某被A公司发现已在B公司工作。

A公司即刻要求张某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单位违约金。因为A公司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经过协商一致的,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是合法有效的。而张某无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公司,违背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张某却称是A公司违约在先,单方与自己解除了合同,此事公司的新老员工都知道,自己迫不得已只得到处求职,适逢B公司进行招聘,所以就到此应聘,现本人要求A公司赔偿违约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此后,A公司作为申诉人,将张某告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及赔偿经济损失,并且认为张某在未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又被B公司聘用,依据《劳动法》第99条的规定,要求B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后,依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2条的规定,将B公司列为第三人,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但B公司认为:张某来B公司应聘,B公司并不知道他与申诉人签订过劳动合同且尚未解除,故此不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商议作出如下仲裁结果: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职工张某在劳动合同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前往第三人处工作,显属违约行为。第三人既不调查也不核实劳动者的真实身份存在过失,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张某向A公司支付违约金12000元,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B公司向A公司支付赔偿金8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