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尽管改革形式多种多样,特点各异,但这些改革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明”指西方主要国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结果: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通过颁布法令而不是暴力进行的;目的相同:都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内容相同:都是向西方学习。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1~5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日:“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毕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德馨:只     

B.谈笑有鸿:旧指读书人     

C.可以素琴:协调     

D.无丝竹之耳:使……乱,扰乱

2.选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选文的主旨(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下句断句。 

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