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赔)偿。
——《唐律疏议•杂律》
材料二:
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又不得回利为本。
诸以粟麦出举,还为粟麦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仍以一年为断,不得因旧本更令生利,又不得回利为本。
——《唐杂令》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l)根据材料一,违契不偿者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根据材料二,为保护借贷契约债务人的权利,唐朝法律确立了哪些规则?
(3)唐朝法律如何维护和规范借贷关系?
参考答案:
(l)借贷契约债务人违约,既要承担刑事责任,又要承担民事责任。(1分)刑事责任依照债务人的违约时间长短和违约债务数额多少加减刑罚;刑罚有最高刑限制,总体处罚较轻。(1分)民事责任是违约的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1分)
(2)限制利率,一本一利,不得回利为本。(3分)
(3)对待借贷契约关系,原则上依当事人的约定,官方不予干预。(2分)唐朝法律既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追究违契不偿者的法律责任,又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如限制高利率,规定一本一利和不得回利为本等。(2分)
解析:在考查法制史中,唐朝的法律是五星级的重点内容,几乎年年考查,重要性不言而喻,考生应详细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