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金玉钱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①衅:战祸。 ②尼:劝阻。 ③趣:催促。 ④相勖:勉励他们。 ⑤置: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钱金玉松江千总 官:________ ②至吴淞 既:________

③弹丸集于西炮台 咸:________ ④曾不却 少: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与“其戚友尼之”中的“之”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弥留之际

C.乃记之而去

D.近卒泣陈劝之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小题4: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

B.这篇短文介绍了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

C.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D.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廉节而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答案

小题1:(4分)(1)做官  (2)已经 (3)都 (4)稍微

小题2:(2分)D

小题3:(2分)哪里有拿着国家的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就逃避的道理呢(啊)?

小题4:(2分)C

小题1:

题目分析:题目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官”是名词动用,“少”通“稍”。

小题2:

题目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句中的“之”为主谓之间无义,B句中的“之”为“的”,C句中的“之”代“这件事”,D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代“人”,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

小题3:

题目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焉”“食国”“禄”“死”“难”,疑问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4:

题目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再根据各项中信息点与文中内容一一比照判断。C句,根据“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一句,金玉钱是主动从家回归奔赴前线,并不是接到上级的命令。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游宇明

  (1)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就显得过于冷静了。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 * * 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到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在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2)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3)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4)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的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很可能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忽视了一点:社会是需要理性精神的,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5)科学家是以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才华作为谋生的手段的,没有这种才华,他就没有资格享有科学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学家同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义、更加温暖。【B】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任何一只,他们都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选自2010年11月30日《联谊报》有删改)

1、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请从两方面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段中划线词“竟然”蕴含着科协 * * 韩启德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划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B处画线句应用了比喻论证,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言行作出评价。

  材料一:当“非典”肆虐之时,记者问病情的控制况。有人说已经控制得很好,钟南山说了实话:根本没有得到控制。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对两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公认结论大胆质疑。会后,有朋友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材料二:2003年4月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1200位受访民众当中,有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