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

——安格斯·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工厂规模小;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

(2)变化:规模增大;劳动力增加。原因:“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农民高额的土地赎金,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些资金。

(3)问题: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原因:政府牺牲农业(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解放后的农民仍受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农业落后,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4)启示:农业的发展(废除封建农奴制改革)可以大大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工农业协调发展)。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