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10分)

琐记为公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也。(明·陆容《菽园杂记》)

【注释】①公:指周忱(1381~1453),字恂如,号双崖,今江西省吉州区人。明朝大臣。著有《双崖集》。②册历:记事簿。③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④漫:随便。

小题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A.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B.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C.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D.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小题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故(        )    (2)书(          )

小题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小题4: 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民”有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5: 周忱是明代的理财名家,其人格魅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本文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2分)   

答案

小题1: A

小题2: (2分)(1)原因、缘故、缘由(1分)   (2)写(1分)

小题3: (2分)周忱责问他丢失船时是哪天? (要扣住“诘”“为”二词)

小题4: (2分)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小题5: (2分)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小题1:

题目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2:

题目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的“书”是动词“写”的意思。

小题3:

题目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诘”,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4:

题目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找到问题所有的语段,根据内容理解判断。

小题5:

题目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注意描写人物言行的文字,从其言行上来分析其形象。

判断题
材料题

“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的关注。因此,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多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乱问题。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爱智慧”的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儒家——兼谈西方儒学研究的误区》

材料三 易白沙(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认为:为什么专制君王要独尊孔子而不抬举别人呢?从根本上讲,不得不归咎于孔子之自身。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其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材料四 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中国的专制统治者为什么独尊孔子和儒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作者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上述材料对孔子持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