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2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小题1:填空:(5分)甲文中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直接原因是                              ;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5分)

小题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执策而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B.求其能千里也燕雀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C.初不甚虽乘奔御风不以也(《三峡》)

D.无事然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小题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执策临之,曰:“天下无马!”

B.策之不其道不物喜,不以己悲

C.驽钝材只辱于奴隶人

D.真不知马也真无马邪小题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比行百里始奋迅。

小题5: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小题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小题7: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答案

小题1:食不饱,力不足;揽辔未安,踊跃疾驱;一食或尽粟一石;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小题5: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小题6: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7: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小题1:

题目分析:根据所学所读积累理解文章内容,针对问题抓住信息相关点搜寻文中的句子。

小题2:

题目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项中“若”一为“好像”一为“如果”。

小题3:

题目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C项中“之”都是“的”的意思。

小题4:

题目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食”“才美”“足”“现”“奋”“迅”,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5:

题目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6:

题目分析:从“发现重用人才”这个角度结合现实生活略谈即可。

小题7:

题目分析:从“展示自我的长处,赢得别人关注”和“等待机遇,厚积薄发”两个方面感想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