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以下是《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论。请结合下面第①②语段的内容,谈谈孔子在第③语段中对“君子”的理解。
①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②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三畏、九思,十分具体、细致和全面地从人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对人的道德修养进行了各种规范。即一个人从感官到思维,从修身到处事,从对事到对人、对利等方面所做到的修养标准。
(2)从三畏到九思可以看出,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文质彬彬”,则是确切地说明了君子的人格模式,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文” 与“质”本配合恰当。质朴胜过文采,则显得粗俗;文采胜过质朴,则显得虚伪、浮夸。
(4)要做到这样,同样需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