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明知自己的汽车被盗,仍然积极地与乙磋商订立汽车买卖合同,致使乙花费一定的订约费用,乙的订约费用如想获得赔偿可基于:

A.违约责任

B.侵权责任

C.缔约过失责任

D.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法》第42条对缔约过失责任作了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据此,甲在订约过程中故意隐瞒汽车被盗事实,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C正确。   一般的民事责任分为两类,即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但是在缔约过程中发生的信赖利益的损害,不能适用违约责任,也不能适用侵权责任,只能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导致另一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之间即有联系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尚未有效成立之前,即缔约阶段,而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在缔约过失的情况下,责任人违反的是依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义务,而违约责任则是因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所产生的;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仅为赔偿损失,因为合同尚未有效成立,不能运用违约金、实际履行、修改更换、定金等责任形式,而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违约金、实际履行等形式。

实验题

(10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将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发现问题】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30%。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应不超过其容积的        %。可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3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有氮气,这种推测的理由是                                  

                                。剩余约70%的气体主要成份是              

【提出假设】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

接着上述实验,先拿开装置中集气瓶的胶塞,然后迅速把点燃的镁条伸进含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能在余下的气体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实验,你得的结论是                            

【查阅资料】

①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并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根据资料,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②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