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 *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 ②庶竭驽钝,攘除 * * 凶 (            )

③思惟北征,先入南(            ) ④今贼疲于西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兴复汉室,还旧都  顾王业不可偏安蜀都   

B.以奉先帝遗愿辍耕垄上        

C.议者谓为非计    水落石出者  

D.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以是人多书假余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小题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出师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2分)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

小题2:(2分)B

小题3:(2分)D

小题4:(4分)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译错的酌情扣分)

小题5:(3分)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

题目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小题2:

题目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对每项中加点词的含义进行分析,找出有古今两义的词语。B项中“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交通运输”。

小题3:

题目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用反选排除法,A项中“于”一为“到”一为“在”,B项中的“之”一为“的”一为“到”,C项中的“而”一表示转折一表示顺连,故先D。

小题4:

题目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所以”“报”“忠”“ 职分”“毛”“并”“食”,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5:

题目分析:阅读文段,抓住诸葛亮所说的话,从诸葛亮的情感、当时的形势两方面分析概括。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