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同学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图中集气瓶的容积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3)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什么?

②步骤(3)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多少?

③通过此实验可以知道有关氮气的哪些性质?(至少答两点)

答案

(1)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净

(2)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容积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等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     )

A、秦王柱而走      同“环”,绕着  

B、愿大王少借之    宽恕

C、乃引其匕首秦王  攻击            

D、轲自知事不      成功

2、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     )

A 、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B 、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

C 、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

D 、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

3、翻译下面句子。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