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尝言:“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材料2: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马寅初

材料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要求:阅读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

题目分析:1.“我们”——某一生命个体或某一群体。(“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思想者的风采,改革者的品格,某一民族、某一政党、某一种文化文明的处境……)

2.“少数”与“多数”——力量地位的对比(弱势与强势、边缘与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差异……

“少数”与“多数”的力量对比,是否“少数”者一定居于弱势、处于边缘,而“多数”者则一定居于强势、处于主流?他们所需的精神品格是否一定都如材料中所言,是少数时需要勇气,是多数时需要宽容?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①少数者处于边缘,力量弱小,却行走在时代的前列;多数者掌握话语的优势,守成的力量强大,成为时代发展的阻力。少数被多数围攻,真理被权势压迫,维新被守旧诟病,此时,作为少数者有没有勇气坚持,坚持真理,坚持梦想,坚持信仰?而作为多数者有没有胸怀包容,包容异己,善待批评,尊重对手?

②少数会变为多数,劣势会变为强势,当少数者由边缘进为主流,随着地位的转化,精神品格也要随之变化。当初备受孤立,有勇气坚持自我、信守信仰固然不容易,那么现在权势在握,人多势众,有宽容之心善待异己则更加艰难。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它需要有一种唯真理是从的使命感,需要有对生命尊重和关怀的大同情。

③少数者掌握权势,多数者一无所有,少数者成为社会的精英、居于主流,而多数者却不断被边缘化。对于少数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勇气,反而是宽容,是尊重,是关怀;对于多数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宽容,反而是勇气。权利靠自己争取,沉默只会不断地走向被奴役。

3.“勇气”与“宽容”——什么是勇气?“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马寅初)“虽千万人吾往矣”,勇气是由内而外的,是源自内心的强大,源自对真理的信服,对梦想与信仰的热爱;源自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与对文化的尊严的执著。心中唯有真理,唯有倾注了全部生命热情的梦想与信仰,才能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势,也不唯俗;才能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有不盲从、不依附的人格,才可能泰山压顶不折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什么是宽容?“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狄德罗)宽容是一种能力,宽容也是一种自信,它源自开放的胸怀、理性的精神,源自平等的观念、尊重的思想。大权在握者、沉默的大多数往往缺乏这种精神,往往以势压人,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信奉的价值当成是普适的价值,以强力推行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权势与世俗的暴力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做了那摧木之风、湍堆之岸,往往将社会的优秀人物、卓越的思想当成是异端、叛逆,必欲除之而后快。

立意角度举隅:

1.寂寞圣哲——傲立时代的潮头

①我思故我在:思想者的风采

思想者永远是少数,但为了思想的权利决不盲从于多数,决不屈服于压力,尽管“倾听我的耳朵,要在两百年后才出世”(尼采),独立苍茫、无人喝彩的孤独和寂寞,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也不能使他们退怯。

②改革是少数人的破冰之旅

守成的力量无比强大,却有少数的仁人志士,力肩梦想,变革现实,不懈进取,置身家性命于不顾,管他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断崖,也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③“我一个都不宽恕”:独与世俗叫阵的决绝。

与世俗为敌,与沉默的大多数作对,决不苟同流俗,决不随波逐流。“我的活着,就是要让他们皱眉”。

2.追寻梦想——那孤独前行的背影

不惧嘲笑,不畏风寒,冲破阻力,为梦想而孤独前行,执著不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却不改初衷,依然坚守。

3.守望家园——养护心灵的绿地

①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之中,做一个清醒者。

众人奔竞利益,乐此不疲,而颜回却安贫乐道,处贫贱而不移,居陋巷而不改。

钻营权势,征逐利益,世风的围攻之下,庄子却安然独钓,守护心中的明月。

沈从文,做不了时代的逐浪者,那就退守心中的边城,回望逝去的美好。

②不断被娱乐化的现代,将自我放逐,让心灵沉静。

尘世生活的中心,永远是欲望。

离红尘愈远,离心灵愈近。

让脚步慢下来,直到停止,然后静静地思考、回味和体验。

③最后一个匈奴:日渐消逝的文化的苍凉与坚守的孤绝。

4.张扬个性——永做天地之中的“这一个”

①敢于标新立异,决不盲目从众。

②坚持自我,决不因多数人的反对而放弃自我,放弃独特的个性。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5.感谢反对者——不因反对者是少数而无视甚至压制。

6.理性地对待不同的声音,尊重少数人的思想。

7.警惕多数者的暴力。

8.警惕文化的暴力。 

9.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做逆来顺受的大多数。

点评: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这类题的审题立意首先要找到材料之间的要同点或者相异点。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很适合于区分考生的阅读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区分度较大。是高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一种题型。考生平时应适当的加以训练。

填空题

语文学习一定让你阅读了不少好文章吧,同时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知识,看看下面这些题目,会做吗?给自己加把劲!

(1)本学期的课内外阅读让我们认识了几件我国的稀世珍宝: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                                         ,1995年我国赠给联合国的                                 ,举世闻名的古代绘画                                            ,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里的书法艺术宝库                                ,1980年在秦始皇陵区周围出土的____                   等。     

(2)《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指                           ,“和”的意思是                           。     

      文章由“                              ”、“                             ”、“                           ”这三个小故事组成,我欣赏的人是                               ,由他的品质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段话选自课文《                           》, 他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                       。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                                                                                     。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