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舣船:船靠岸边。②吕马童:秦末人,少与项羽有旧,归汉为郎中骑将。③面:侧面以对。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持短接战。 ⑵项王身亦十余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忍杀之,赐公其境过清

B.天亡我,我何渡为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C.籍独不愧心乎告之帝,帝感其诚

D.乃自刎死环而攻之不胜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小题4: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

答案

小题1:兵:兵器。   被:遭受。

小题2:

小题3:即使江东父老兄弟们爱怜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面对)他们呢?

小题4:观点一:肯定。战败无颜见江东父兄,羞愤自杀,是他气节的表现,死亦为“鬼雄”。

观点二:否定。遭到失败就羞愤自杀,不能“包羞忍耻”,不思东山再起,不是真正的英雄。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本义兵器。

小题2:

题目分析:A项中的“以”分别解释为:用来;因为。B项中的“之”解释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C项中的“于”字分别解释为:在。D项中的“而”字分别解释为:表承接,然而表转折。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 “纵”“王”“何”的意思。

小题4:

题目分析:两种观点皆可,但必须说出理由,理由必须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可过江东。否定: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判断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