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小题1:给文中画浪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3处)(3分)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A远近称之 ( ) B久而益敬 ( )C家君法孤 ( ) D尝为邺令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小题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小题1: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小题2:A称赞 B更加 C效仿 D县令
小题3: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 (3分,“以”意思要译出)
小题4: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
小题1:
题目分析: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划分。划分的方法有:一个句子只有主谓,那么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介词开头的句子,把介词划开等。所以本小题句子可以这样划分: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小题2:
题目分析:A中的“称”是称赞的意思。B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 C中的“法”是效法的意思。D中的“令”是县令的意思。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去积累好文言实词,才能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学习。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绥”“抚”“以”“德”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
小题4:
题目分析: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这题只要考生稍稍读懂文言文,都可以找出。本题既考查了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也考查了考生的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