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林场场长在退休之前,让全场职工进行一次伐木比赛。他宣布,伐木最多者就是未来的场长。消息一公布,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一个年轻人陷入沉思。和富有经验的其他职工相比,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体力上,他都处于劣势。 但他还是参加了比赛。当大家埋头砍树时,他的行为让大家看不懂:他没有将一棵树砍断,就去砍另一棵树,虽然“砍”了不少树,但一棵也没有被砍倒。夜幕降临,场长让大家回去,明天一早点数,决定胜负。
当天夜里,狂风突起,刮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林场职工来到山上,他们发现,凡是被年轻人砍过的树全倒了。清点后,年轻人砍倒的树最多。面对这个结果,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年轻人笑着说:“我昨天听了天气预报,知道夜里会刮风。”其实,昨天的天气预报,大家都听到了,却没人将它当一回事,只有年轻人利用它赢得了这场比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题目分析:材料中的年轻人成功,得力于一则天气预报的信息。但是,天气预报大家都听到了,却没人将它当一回事。这就是年轻人的成功之处,处处留心,注重细节。故事中的年轻人,只是比别人细心些,就能轻松打败那么多强劲的对手。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细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所谓的精明人,也只是比一般人更注重观察,更注重思考。细节决定失败。有时候,我们会从细节里发现大文章。只要把它重视起来,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聪明人与平庸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善于借力用力,这一点和诸葛亮借东风颇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诸葛亮借东风还需懂得天风地理,我们只需要发现“东风”的眼光就可以了。
点评:材料作文首先要“读”:重点是读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材料作文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