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4)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往粟于监河侯               ②庄周忿然作色

③周视                        ④吾失吾常与,我无所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②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③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小题3:庄周是怎样谴责监河侯的?全文对你有何启发。(4分)

答案

小题1:①借  ②变了脸色  ③回头,回头看   ④安身的地方

小题2:①我将要收到封邑中的收入,借给你300两银子,好吗?

②你可有一点点水救我呢?

③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小题3:庄周说了一个涸辙之鲋的寓言故事来谴责监河侯。这样可以有力的谴责监河侯托词的荒唐,见死不救的本质。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借,“”安身之地的意思,注意识记。“常常考到。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将”和“金”的意思,2句中“岂有”“而”“ 活我”的意思,3句中“乃”“曾”“于”的意思。

小题3:

题目分析:寓言故事,关于启发,结合监河侯“见死不救”的性格特点,写启发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