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肯定。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肯定,而是不愿肯定,或者说不会肯定。学会肯定,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一种卓识,更能凸显一种睿智、一种品质。每一个人都有期待肯定的心理,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欢欣鼓舞,动力不竭。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肯  定

曾经,我总是在迷途中寻觅着“被肯定”;而今,我终于明白一艘船的价值在于扬帆远航,前提是必须离开那用虚幻构建的温馨的港湾。

几天之前,我总是希望老师会拍着我的肩,颔首微笑:“不错,你今天的表现很棒!”但现在我知道,这不是肯定,只是表扬。回想那时我的心理,对这样的表扬充满期待何尝不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既然一颗心都摆不正,那么这样的“肯定”给我带来的只能是片刻的欢愉而不是心灵上永恒的慰藉。

其实,身为学生未曾真正步入社会的我们,对“肯定”的理解还有些许模糊。那些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耕耘的职场精英们却早已有了清晰的概念。什么是肯定?领导的肯定。什么是领导的肯定?奖金、晋级与加薪。于是,肯定被剥光了光鲜的外衣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不过就是一叠人民币。其实,这也不是肯定,这叫奖赏。奖赏给你的是窃喜,起码大多数人不会在拿了奖金后对着同仁放肆地大笑。

生活中的很多人分不清表扬、奖赏和肯定的区别,更多的人则不想去分清。记得几年前有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得到了来自老师、亲友的无数的赞扬、奖励,却得不到室友们的肯定。他的室友轻视他的出身、他的谈吐、他的衣着,于是忍无可忍的他举起了屠刀……

正是失去了“肯定”这块最香最甜的果肉,你给他再多光鲜漂亮的果皮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肯定决不只是语言或物质上的表达,它是一种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视甚至仰视。它捍卫了你的人格,修复你受伤的情感,让你疲惫的身心重又充满活力。它可以给予你灵魂上的抚慰而不仅仅是肉体与心情上的片刻的舒坦。

很多人都把心比喻成发动机,因为它支持着整个人体的运转。从你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正式投入运行了。而你所获得的肯定,就是装备你的内心的最新型号的零件,一件件地装配上这些零件,你的心才会成为更坚固、更坚强有力的发动机。试想,这架发动机如果几十年都没有更新换代,那么过早地磨损将是必然。从肯定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继续拼搏的目标,明白自己的付出不是付诸东流的石块,从而顿生前行的动力。

乔布斯说过:“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一定是笑着的——我看见他们都在使用苹果。”全球的“果粉”都在用行动表示着他们对苹果、对乔布斯的肯定。唯有这样的力量才能穿透生与死的阻隔触碰到那位逝者的不朽的灵魂。

要知道,肯定永远只住在离你心房最近的地方。

题目分析:题干中的“引言”部分对标题“肯定”的含义及作用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因此,写这篇作文,审题的难度并不太大。但是要想出新、写深、不与别人撞车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写作时要注意什么呢?第一,立意要准确。本文的立意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一是肯定别人:肯定别人的意义;学会肯定别人:肯定别人的结果。二是肯定自己:不能肯定自己的根源;为何要肯定自己;怎样肯定自己。三是辩证地看待肯定:肯定别人是要有限度的,不要吝音对别人的肯定,也不要过分地给予;肯定自己不能盲目地自高自大,也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自己。第二,中心要突出。不管选取哪种体裁和哪些素材,都要时刻想着为文章中心服务,那些与中心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不管看上去多美也要忍痛割爱。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而突出。具体到这篇作文,选材时一定要选取那些与“肯定”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写作者读懂“材料”,明了“肯定”的内涵)的材料,写作时才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第三,文体要规范。“文体自选”不等于信笔涂鸦,无文体意识。考场作文特别看重文体规范。选取了某一文体作为写作形式,就要按照这种文体的规范格式来写作。无论哪一种文体都只是一种外在形式,都是建立在议论或记叙等表达方式的基础之上的,任何形式都是为文章的内容服务的。

点评:文题极大的热切的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是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的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使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考生的个性特征。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