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答案

参考答案:B

材料题

长期以来,印巴关系一直比较紧张。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从《蒙巴顿方案》公布至1951年,约有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8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注: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国)相隔1600公里,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

材料2:“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蒙巴顿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自由选择归属。印度利用印度教徒在该地上层所占的优势,控制其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归属印度,遭到巴基斯坦坚决反对……1953年,印、巴 * * 发表联合公报,主张通过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解决争端。但后来印方又反对公民投票,加之外部势力的插手,致使克什米尔争端长期不得解决,而且愈来愈复杂化。”

(1)印巴之间主要存在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印巴关系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世界博览会(WorldExposition)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从1851年首届世博会至今,已有159年历史,2010年中国成为了世博会的主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届世博会——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有25国参加,630万人次参观。……举办这次世博会的本意在于展示英国工业技术的划时代成就。……世博会的召开不仅为英国开拓了广大的贸易新市场,而且大大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发展。……对当时等级森严的英国来说,世博会也创造了一次让所有阶层都在同一屋檐下欣赏展品的交流机会。

——据《走进世博会》

材料二部分世博会推出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一览

——摘编自《走进世博会》

材料三泰西以商立国,其振兴商务有三要焉:以赛会(即世界博览会)开其始……此会角九州万国之珍奇,备海澨(水边)山陬(角落)之物产,非此不足以扩识见,励才能,振兴工商,兴利赖。

故各国当赛会之后,其民之灵明日辟,工艺日精,物产日增,商务日盛,此利国利民之见于后日者也。

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还,声闻不隔。

——郑观应《盛世危言·赛会》

材料四1910年9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南洋劝业会除有工艺、农业、机械、通运等8个专业性展馆外,还设有直隶、四川等十多个区域性展馆。……参展的产品计420类,约100万件。……各地绅商大贾、政学首脑纷纷前来参观,南洋华侨和日本、美国也派来庞大代表团,参观人数达20万。……南洋劝业会是中国晚清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商品赛会,从其规模上看略具世博会性质……芬德林所编的《世界博览会历史辞典》一书将此会亦列入历届世博会之中。

——摘编自乔兆红《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

郑观应被称为中国主张“办博”的第一人。根据材料三,归纳他对世博会的认识,并说明他建议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