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唐律疏议•杂律》:“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已过价……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无病欺者市如法。”

《疏议》曰:“若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所引唐律条文规定了买卖契约中规范反悔行为的何种制度?

(2)《疏议》是如何对律文作进一步阐释的?

(3)唐律的这一规定有何意义和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

(1)该条规定的是关于奴婢和畜产买卖中的标的物瑕疵担保责任制度。(4分)

(2)疏议对律文规定的适用条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同时对买卖双方的法律责任作出补充规定。(4分)律文规定,自买卖成交后三日内,买主可以标的物有瑕疵为由解除契约,并一般性地规定了适用条件。(3分)疏议则进一步补充了准予反悔、买方借他故反悔、卖方应受悔而不受悔的三种具体情形的法律处置。(4分)

(3)有利于规范买卖行为,明确法律责任,保障交易秩序;(3分)维护契约公平、合法、合理。(2分)

解析:法制史的分析题一般都出自古代,很少出自清末之后。因此在这类题上我们只需看古代法制史的相关内容。而古代法制史又以唐朝的法律为最全面,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对于唐朝的法律制度考生一定要有全面了解,理解记忆。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