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含Y元素的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 >W

D.X的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答案

BD

题目分析: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W的最内层有2个电子,根据W的位置判断W是S元素而不是O元素;则X、Y、Z分别是N、Al、Si元素。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Y的原子半径最大,错误;B、含Al元素的盐溶液有的显酸性如氯化铝溶液,有的显碱性,如偏铝酸钠溶液,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W的非金属性强于Z,所以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错误;D、X的氢化物是氨气,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硝酸,二者反应生成铵盐,正确,答案选BD。

问答题

论述题1 1.请说明操作系统作业管理的功能。(10分) 2.作业调度算法是指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选取作业并投入运行,调度算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作业调度算法有哪些(12分) 3.对算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8分) 论述题2 模块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两个定性指标来度量的。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内聚什么是耦合(10分) 2.内聚分为哪几类耦合分为哪几类(14分) 3.什么是时间内聚什么是公共耦合(6分) 论述题3 按规范设计的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六个阶段:(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数据库物理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针对关系数据库设计的逻辑结构设计,回答下述问题: 1.逻辑设计的基本任务。(8分) 2.逻辑设计过程中,E-R模型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的规则是什么(12分) 3.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步骤和内容(10分) 论述题4 在数据链路层,HDLC信息帧的N(S)、N(R)域可以实现流量控制,滑动窗口也可以实现流量控制,依据HDLC信息帧及滑动窗口,分别讨论下列问题: (1) 信息帧中如果N(S)=7,N(R)=4,问发送方不必等待确认可以连续发送多少帧接收方下一预期接收的帧的序号(10分) (2) 滑动窗口中,发送窗口的大小WT=2,接收窗口的大小WR=1,则发送方不必等待确认可以连续发送多少帧接收方同时能接收多少帧(12分) (3)N(S)采用3位二进制编码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值是多少(8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