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年轻人历尽艰辛想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里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这块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他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会超过一车的木炭。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题目分析:提示:

①从年轻人的角度

做事不能轻浮/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信念,应该坚持/做事不能墨守陈规,思想僵化/要舍得放弃等。

②从沉香的角度

莫让蝇头小利蒙蔽双眼/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角度很多,只要符合材料寓意即可。

点评: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