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和弟子交谈中这样评价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义,虽到处碰壁,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从不受外界影响。其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也。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曾经说过:“不要让恨意充满你的心。与人发生磕碰时,不要害怕让步,因为,只有小人物才总是坚持己见以维护尊严;愿意主动伸出手与人言和,听从别人的建议,坦承自己的错误,并提议重新开始的人,才称得上是气度宽宏的人。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略
题目分析:思路点拨:第一则材料中的庄子认为孔子之所以受人尊敬,主要原因是“虽到处碰壁,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从不受外界影响”。也就是要坚持己见。
第二则材料中的卡耐基在分析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时,特别强调了“听从别人的建议,坦承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善于听取建议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坚持己见有没有不足之处,什么时候要坚持己见?听取别人的建议有哪些益处,怎样听取别人的建议?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像这种探究关系的材料作文,最适合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写记叙文亦可以,但是要注意兼顾两则材料。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