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的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参见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以诗歌来本题考查学生,是不常见的。从2010年的“格林童话”到今年的作文题目,一直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形式,但所给的材料意思越来越清晰,考生审题和构思需要花的时间相对减少,能有更多的时间充分进行写作。他认为,顾城是一位朦胧派诗人,但高考题选择的《忧天》这首诗并不显得特别的“朦胧”,也较好理解,并没有太多不同的解读,作文题目对考生来说审题难度降低,不容易出现离题情况。要想写得深刻且出彩,关键要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材料,还要注重文章中素材的人文性、新颖性和典型性。

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适当的约束与无依无附地飘行的辨证关系”“每个人都应该担当责任” “美好生活,需要脚踏实地”“人生因实干而不同”“若要成功,既要有高远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这些都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次为E(表达运用)。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